江阴市:有形有感有效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
发布时间:2025-09-10 11:02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近年来,江阴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深化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为抓手,积极探索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实践路径,多举措为各族青少年提供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机会,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一、坚持思想引领,凝聚工作合力。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五个认同”为着力点和切入点,定期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专题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各单位各板块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健全联动机制,汇聚工作力量。建立由市委统战部(民宗局)主导,市教育局、市文体广旅局、市妇联、团市委等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多方位出发,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沟通协作,提升服务能力。与市教育局、团市委积极对接,统筹推进,定期开展夏令营活动;与援疆工作组沟通联络,为活动搭建平台。多次前往各级学校开展走访调研,挖掘本地亮点,打造特色品牌。
二、丰富活动内涵,增进情感认同。
组织宣传教育,厚植认同情怀。以青少年“筑基”工程为抓手,组织全市各级学校开展“民族团结第一课”、主题团课、主题班会等活动,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开展“百场宣讲进校园”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在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理想信念上建立正确的民族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举办主题活动,深化情感联结。连续多年开展江阴·霍城手拉手民族融情夏令营、“石榴花· 澄霍一家亲”最美家庭交往交流交融活动,让霍城县各族青少年与本地学生交流结对、互动走亲,在同行中探索城市文脉,展望科技未来,在互动中加深彼此认知,厚植友谊团结情怀。
聚焦文化展示,激发交融效能。江阴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同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结合本地特色优势,围绕红色教育、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主题,量身定制澄霍两地青少年交流活动内容,在寓教于乐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创新交流方式,增强交融实效。
拓展交流渠道,打破时空限制。搭建线上交流平台,创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籽籽同心向未来”——江阴·延川·霍城三地五校共话民族团结主题交流活动、“澄霍启新程 AI创未来”主题云队课活动、“江阴霍城一线牵 两地千里去旅行”云端美术教研,打破空间壁垒,创新结对共建形式,扩大交流覆盖面。
探索交流模式,提升参与黏性。除了开展夏令营活动,搭建线上交流平台,结合地域特色与青少年兴趣,创新交流模式,与民族地区学校开展“红石榴读书伙伴”、书信交换等主题活动,建立长期结对关系,促进各地各族青少年深入交往交流交融,提高青少年参与积极性与获得感。
打造特色品牌,扩大交流实效。为巩固交流活动成果,江阴市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各族青少年交流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手拉手”融情夏令营、“多一克温暖”公益课堂、“小小支教”等特色项目,常态化开展活动,为各族青少年交流搭建平台,不断扩大交流工作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