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徐舍镇:以“枫”为弦,奏响民族宗教工作 “三重唱”
发布时间:2025-01-06 09:09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近年来,宜兴市徐舍镇以扎实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工作为指导方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在答好民族宗教“特色题”,推动徐舍镇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上着力探索,全力打造具有徐舍特色的民族宗教工作实践品牌。
一、完善管理架构,维护民宗领域和谐稳定。徐舍镇现有户籍(常住)少数民族人口507人,涉及25个少数民族,其中50岁以上少数民族人口67人;现有宗教活动场所5家,民间信仰活动场所6家。针对面广量大、分布零散的监管服务对象,徐舍镇坚持落实“三级网络和两级责任制”,将镇民宗工作纳入至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民宗工作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同网格、同管理。一是确保“常态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镇级民宗网格,由镇统战部门牵头,镇民宗助理、村统战联络员和驻村民警组成“三人小组”,专门负责属地民宗工作,要求联络员每旬定期前往辖区场所开展巡查,定期走访辖区内少数民族群众,掌握现状、常态管理。二是实现“多线管”。借助镇网格化管理平台,将宗教场所新增违建和非法宗教活动纳入全要素网格化日常巡查工作,实现对涉宗教场所的风险隐患排查动态的实时共享通报,属地村和相关部门单位第一时间跟进处置,做到查在日常、即查即改,织密民宗工作线上和线下“两张网”。
二、搭建交流平台,厚植民族团结文化根脉。徐舍镇始终坚持以文化认同推动民族团结工作,依托在潘东村试点搭建的宜兴市民族团结促进会徐舍联谊点平台,围绕“文化认同感”,多措并举,激发基层少数民族工作活力。一是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将徐舍镇非遗文化—手工剪纸、徐舍小酥糖等融入活动中,在各类民族风俗体验中让各族群众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弘扬革命文化。围绕“七一”、“八一”、国庆节等时间节点,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歌颂伟大祖国、讴歌改革开放成就等主题活动,让各族群众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精神力量。三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载体,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非遗工作站等前沿阵地作用,积极传播和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三、夯实阵地建设,谱写爱国教育崭新篇章。徐舍镇以辖区雪蓑寺为载体,围绕党的光辉历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等重点内容,分阶段实施,多层次把关,高质量推进,打造了面积约450㎡的多类型教育实践综合阵地。该阵地涵盖领袖人物、政治事件、重要活动、著名先烈、民族沿革、宗教文化等篇章,展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陈列有爱国爱教高僧的生平介绍和宜兴佛教的抗战历史事迹,展现了许许多多的爱国爱教宗教界人士积极投身抗日救国的滚滚洪流之中,为祖国和平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又通过图片、视频、书籍等多样展现形式,呈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全国以及宜兴众多民族英雄的史诗赞歌。同时,徐舍镇围绕阵地积极开展多样形式的民族团结进步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切实发挥宣传教育矩阵作用。定期组织邀请各民族群众、宗教界代表人士等开展参观交流,以感人鲜活的事例、栩栩如生的画面,引导民族宗教界人士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好地汇聚和发挥民族宗教界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