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族宗教事务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宜兴市立足五个着力点深入推动“四进”工作

发布时间:2021-11-10 16:30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近年来,宜兴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把宗教中国化宜兴实践作为宗教工作重点持续推进,坚持用“导”的思想作为深入开展“四进”工作的切入口,立足五个着力,实现了全市62处宗教活动场所“四进”活动全覆盖,切实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

  一、着力思想政治引领,使“四进”工作入心入脑

  一是侧重思想引导,强化政治自觉认同。宜兴市坚持以探索宗教中国化宜兴实践为引领,形成全市宗教领域爱国爱教的强大内生动力。国旗在各宗教活动场所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尊崇;宪法和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在宗教场所实现常态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信教群众日常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宗教活动场所得到较好传承。

  二是积极发挥宗教团体的主体作用。引导各宗教团体将推进“四进”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场所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规划,提出具体举措,明确落实责任。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规范“四进”活动内容,实现宗教团体与宗教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是开展常态化教育与培训。举办新时代宗教工作系列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十九大精神、《宗教事务条例》中的新规定、《宪法》中新内容、《安全生产法》以及抗疫先进事迹,紧扣时事热点和宜兴市宗教领域实际做好政治教育,进一步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提升爱国意识和公民意识。同时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统战干部、宗教团体班子成员、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到大觉寺、官林基督教堂、潮音寺等示范点学习宗教活动场所“三化建设”、常态化疫情防控规范化管理、消防安全精细化管理等经验做法,大力弘扬创新创优精神。

  二、着力制度建设,为“四进”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创新宗教领域工作机制。构建“旬进、月访、季查、年考”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网格+网络”“网格+民宗”网格化工作体系,细化网格员、民宗助理、统战干部的工作职责,应用“互联网+社会治理”相关技术,完成宗教活动场所的人员管理、房屋信息采集登记、活动申报等工作,真正将“三级网格、两级责任制”落到实处,全面提升管理宗教事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强团体制度建设。全面建立宗教团体和宗教教职人员数据库,建立健全宗教工作台账,基本实现宗教团体和宗教教职人员队伍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制定教职人员人才培训计划,有计划地培养爱国守法、具有较高宗教造诣的中青年教职人员。建立健全团体管理制度,安全工作管理办法、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外出请假制度、宗教团体负责人联席会议、年终述职考评、重大事项报告等系列制度,研究制定《宜兴市民族宗教工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关于严格执行国家宗教事务局7号令切实加强民宗团体、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管的具体说明》《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工作“2+8”指标体系》等文件,对团体财务报表、财务公开、安全方面等做出规范性要求。同时,开展多层次多维度宗教政策法规宣讲,引导宗教团体提升自身建设标准,不断强化爱国爱教领导力量。

  三是加强场所规范化管理。对全市62处宗教活动场所建立“一场所一档案”工程,全面收集整理宗教活动场所筹建以来所有信息,按建设基本情况、宗教教职人员、财务管理报表、大型活动备案、安全检查、宗教活动场所应急管理和安全专项整治基础台账等大类分别建立子目录,为宗教活动场所数据管理平台做好前置工作,把规范化建设与科学化管理相统一。同时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在完善自身档案制度过程当中,积极开展“四进”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讲经布道、融入教规教义,讲好中国宗教故事,传播好宜兴传统文化,推进宗教中国化宜兴实践向纵深发展,积极培树“四进”活动示范典型。

  三、着力互学互鉴互促,为“四进”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对标典型,集中学习。市局坚持常态化开展“互观、互学、互促”活动,组织多层次交叉跨界观摩学习活动,2019年组织62个场所“四进”活动观摩推进会,互为交流借鉴,拓宽工作视野,厚实工作内容。2021年组织宗教界人士赴浙江安吉参观生态寺院建设,学习生态环保理念,推进宗教活动场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市局吸收其他地区“四进”活动特色做法,编纂500多本《宗教工作学习资料汇编》,打造适合本土的有亲和力的“四进”工作指导材料,定期组织专题学习,用法律意识约束言行,掀起了理论学习高潮。

  二是立足实际,打造试点。为激发典型的积极性,发挥积极示范作用,以宜兴市雪蓑寺和澄光寺为试点,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四进”工作样板工程,布置专题学习室,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大讲堂,安排每月活动表,定期由教职人员带领信教群众分享身边人、身边事以及有益的教规教义。各宗教活动场所对标试点,查摆问题,以“一点好”带动“全面优”,强化各宗教活动场所在“四进”工作中的创先争优意识。

  三是经验共享,协调共进。市局通过常态化学习互鉴活动的开展,为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搭建了交流共享的平台,通过座谈会头脑风暴、微信群大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探讨,促进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增进了解,取长补短,和谐共处。

  四、着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利用,为“四进”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搭建讲经释义平台。指导市佛协开展佛教“氿文化”理论研究,发挥市佛教协会平台作用,推进市佛教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市道协继续开展“玄门讲经”、“庚桑论道”和“智能易文化研究活动”,展现道教实践社会,利益人群的生生活力;市天主教爱国会组织教职人员认真学习,开展围绕教规教义的宣讲;市基督教两会继续开展关于人文精神的集中授课活动。指导各宗教活动场所深入挖掘宗教经典和教规教义中蕴含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作为向信教群众讲经布道的重要内容。

  二是加强宗教文化与地方历史文化糅合。深度挖掘有重要价值的宗教文化古迹、名人轶事,使之成为我市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创新推出了“融合山水旅游文化、挖掘紫砂茶禅文化、弘扬忠孝礼仪文化、倡导慈善济世文化、丰富书画艺术文化、发展养生修身文化”宜兴宗教特有文化内涵。并引导信教群众尊重和参与宜兴传统习俗和节日中来,如潮音寺融合“目连”传统文化节,在宜兴市潮音书院内展出工艺作品,弘扬忠义正能量和孝亲好品德;宜兴市雪蓑寺依托宜兴古十景之“洴浰雪蓑”的文化历史资源,成立洴浰雪蓑书画院;宜兴市周铁城隍庙整合古镇老街资源,打造“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基地”等。

  三是不断浓厚宗教活动场所文化氛围。指导宗教活动场所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栏,引导教职人员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研学活动,开展“时代楷模和最美人物”宣传进场所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使之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和行为规范。

  五、着力打造特色品牌,积极服务社会

  宜兴市持续推进“宗教慈善周”品牌活动,成立了“和桥镇鹅洲宗教慈善基金”、“慧林寺慈善基金”、“大潮山福源寺微信慈善爱心团”、基督教“阳光助学”等一批慈善品牌项目,将公益事业作为宗教界服务宜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不断回馈社会。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宜兴市宗教界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执行“双暂停”政策,实现了场所“零疫情”、教职人员“零感染”,累计捐款捐物达到200多万元,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同舟共济、爱国爱教精神。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