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新吴区举办“同新石榴红·润苗”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试点工作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5-02-24 09:28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等7部委印发的《关于体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工作要求,进一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月19日,无锡市新吴区在南星小学举办全区中小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试点工作培训班。无锡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程鹏,江南大学体育部主任秦永和,无锡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新吴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伟敏,新吴区教育局、民宗局、空港经开区,以及新吴区各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和骨干体育老师等150余人参加了培训。
开班仪式上,李伟敏作动员讲话。她指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工作,既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也是展现新吴区学校特色风貌,推进各族青少年互嵌式发展的重要窗口。她强调,新吴区既要加强以体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工作,也要进一步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新吴乃至全市民族传统体育事业传承与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平台与不竭动力。
程鹏在讲话中指出,在新吴区开展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试点工作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建设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技能水平、开创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希望,新吴区一如既往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工作保障,全力投入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教育培训、实践推广和调查研究工作,为下一步无锡市全面推广民族体育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积累宝贵经验,做出示范表率。
江南大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负责人戴平教授围绕《探索体育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概述、基地建设思路、当前工作成效和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工作解读。实操培训中,基地的教练员们分别围绕毽球、押加、板鞋竞速、珍珠球和民族健身操5项民族特色体育项目,从基本概述、竞赛规则、基本技术和战术等方面对参训学员进行了现场教学和专业指导。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校老师们认真聆听,亲身体验,收获颇丰。
下一步,新吴区还将依托辖区一批试点示范学校,重点在学校大课间、学生社团、“每天一节体育课”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实践,举办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节、校际民族体育赛事和各族青少年异地游学体验等活动,形成一批兼具趣味性、竞技性的典型课例及教研成果,培育一批中小学校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打造一批中小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试点基地,擦亮一批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品牌,让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在新时代大放光彩。